量子计算之所以能同时处理海量任务,带来算力新解,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原理和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量子叠加特性:量子计算的基本信息单位是量子比特。与经典计算机中只能表示0或1的二进制位比特不同,量子比特由于量子叠加效应,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状态。这意味着一块有\(n\)个量子比特的芯片,能在同一时间包含\(2^{n}\)个数据。例如,“本源悟空”共有72个量子比特,这台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在某一时刻同时处理\(2^{72}\)件事情。这种叠加特性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并行处理大量数据,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运算时具有指数级的优势。量子纠缠特性: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的量子相关性,即使它们相隔很远,它们的状态也会相互依赖。当两个量子比特纠缠时,测量其中一个的状态会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的状态。这种关联性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中高效地传输和处理信息,进一步增强了量子计算机处理海量任务的能力。目前,主流量子比特技术路线包括超导、离子阱、光量子和中性原子等。其中,超导量子计算技术由于可以依靠目前已经成熟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更易于集成和扩展,在商业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已在超导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初步构建起完整的自主技术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