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通过设置多种竞技项目和场景赛,全面检验机器人的技术能力,为创新找准了突破口。具体如下:推动运动控制技术创新:运动会设置了跑步、跳跃、抓取、平衡等多维度的竞技项目,如100米、400米、1500米跑步等,全面检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例如,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在此次运动会中斩获1500米和400米冠军,其研发团队在软件上针对跑步速度进行了升级,展示了运动控制技术的进步。此外,足球赛项中,全程自主AI运行5V5足球赛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所有参赛机器人在赛场上均进行自主决策,这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研发团队不断创新,以实现机器人更精准、更灵活的运动控制。促进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技术发展:在足球比赛和场景赛等项目中,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决策。例如,在足球赛中,机器人要根据场上的局势、对手的位置和动作等信息,自主做出传球、射门等决策,这需要机器人具备强大的环境感知和智能决策能力。在场景赛中,机器人要在药店、仓储中心、工厂、酒店等不同场景中完成分拣、清洁、整理等实际作业,也需要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解决产业痛点推动技术迭代:针对机器人产业“跨场景数据通用性不足”等痛点,北京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今年揭牌落地。该中心占地3000平方米,打造“数据-训练-场景”三位一体融合训练闭环,通过运动会等赛事积累的数据,可进一步推进机器人新技术迭代升级与新产品场景落地,为解决产业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此次运动会专门设置场景赛,在不同的实际场景中考验机器人的作业能力,这有助于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医药场景的拆药分装技能竞赛中,让人们看到了轻型协作的双手臂机器人在精细化操作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