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步入债务驱动时代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全球宏观杠杆率持续提升: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债务总量持续攀升,疫情前占全球GDP比重达到320%左右,如今则超过350%。其中政府部门的债务水平上升最快,主要经济体都超过了二战后的最高水平。从结构上看,中、美、日三国都呈现出政府部门加杠杆,企业、居民部门稳杠杆甚至降杠杆的特征。原因分析 经济刺激与稳定需求:在面对经济危机或衰退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往往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举债来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例如,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赤字从2019年的9836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2.77万亿美元。 人口老龄化: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类支出刚性增长。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强制性支出中,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补助等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持续走高,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到2023年增长了229%。 利率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全球利率处于下降趋势,这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借贷成本降低,更容易举债。例如,美国10年期实际利率已从1980年代初的7%左右下降到近年来的零甚至负值。 政治因素:在选举年,政府为了争取选票,往往会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债务增加。2024年举行大选的国家数量创历史新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债务的增长。影响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债务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速,可能导致宏观杠杆率不断提高,增加经济的脆弱性。如果债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威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财政政策空间受限:高债务水平会导致政府的利息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从而限制了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和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贫富分化加剧: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以及债务驱动的经济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例如,美国的减税政策使得收入前10%的美国家庭受益更多,而最贫穷人群的税收负担甚至略有增加。 金融市场不稳定:全球经济依赖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导致私人和公共债务达到历史高位,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大幅减少。一旦经济增长势头减弱,对公共支出的需求上升,国债市场将首先受到冲击,之后压力可能会蔓延至整个金融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