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经济概念持续升温,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布局
向地球深部要资源、要空间,一个万亿级新赛道正在资本市场上掀起热潮。
自然资源部近日表示,“十五五”期间将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制高点,这一表态让“深地经济”概念在资本市场迅速升温。
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应相关布局,从油气钻采装备到地下工程施工,从盐穴储能到智能钻井系统,一条涵盖装备制造、地下空间建设、资源开发与技术服务的深地经济产业链正浮出水面。
01 政策催化:深地经济概念横空出世
在陆地浅部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向地球深部要资源、要空间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深地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成为“十五五”期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消息面上,自然资源部近日表示,“十五五”期间,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将聚焦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制高点。
这一政策信号成为资本市场深地经济概念爆发的直接催化剂。
02 市场表现:板块集体爆发,多只个股涨停
深地经济概念在A股市场迅速崛起,成为近期市场亮点。
10月21日,深地概念板块集体爆发,板块单日暴涨7.8%,成交额飙升至120亿元。
神开股份、德石股份、中化岩土等多只个股直线封板。
截至10月22日,山东墨龙A股近4个交易日内已斩获3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38.15%。
在A股市场,神开股份、石化机械、黄河旋风、北方股份、中信重工均录得3连板;石化油服、中化岩土则收获2连板。
财信证券指出,相较于深海科技概念,深地科技概念题材较新,可能更受短线资金青睐。
03 产业链剖析:四大领域藏机遇
深地经济是以地下空间和深部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涵盖装备制造、地下空间建设、资源开发和技术服务四大产业链环节。
装备制造:深地开发的基础支撑
装备制造是深地经济的基础环节,技术壁垒高。
神开股份是国内超高压井控设备龙头,为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提供关键设备。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62%。
石化机械作为中石化旗下深海/深地钻采装备平台,产品涵盖钻头、固井压裂设备、超深井钻机。参与“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建设,2025年钻采设备订单同比增长50%。
德石股份的螺杆钻具耐温、扭矩性能领先,应用于塔里木盆地超深井项目。
地下空间建设:城市发展新维度
地下空间建设是深地经济的应用环节,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深层停车场等。
中化岩土是国内岩土工程综合服务商,参与上海横沥岛尖地下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会等项目。2025年上半年地下空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
隧道股份是国内地下工程施工龙头,业务涵盖地铁、综合管廊、深层隧道等。2025年上半年地下工程订单同比增长35%。
苏盐井神是国内盐穴储能龙头,拥有8个大中型盐矿采矿权。与中石油合作建设张兴储气库,2025年储气库注气量同比增长50%。
资源开发:深部资源价值释放
资源开发是深地经济的核心目标,涉及深层油气、矿产资源等。
中国海油是全球深海油气开发龙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奋进号”,作业水深超3000米。
中海油服是国内深海油气服务龙头,主导南海“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深水作业效率提升40%。
潜能恒信拥有“WEFOX三维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可识别3000米深海油气藏,探井成功率达85%(行业平均52%)。
技术服务:深地开发的智力支撑
技术服务是深地经济的关键环节,涉及地质勘探、数字孪生、深地监测等。
中科海讯是国家声呐系统唯一企业,12kHz宽带声呐探测距离20公里,分辨率0.1米。
海兰信是全球唯三的海底数据中心供应商,海南陵水项目PUE值达到先进水平。
捷杰西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智能钻井机器人。
04 上市公司回应:积极布局深地业务
随着深地经济概念持续升温,投资者纷纷询问上市公司相关布局,多家公司在互动平台作出回应。
博盈特焊表示,公司的防腐防磨堆焊技术可以应用于深地油气运输中的输油管道等需要防腐防磨技术的零部件上。
梅安森称,公司产品及相关技术主要用于各类矿山地下空间的智能化安全生产。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矿山机器人以实现地下空间无人自主巡检。
北路智控指出,公司产品为智能矿山相关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将持续紧跟国家在“深地经济”领域的政策导向,积极把握相关发展机遇。
中交设计在深地空间领域,公司挂帅中交集团深地未来产业,联合集团内工程局、装备制造单位,组建了深部地下空间利用创新联合体。
地铁设计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市政、民建等领域的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参与了多个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
05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投资逻辑:三重动力驱动
政策驱动强劲。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等政策明确支持深地经济发展。
技术突破显著。从万米科探井的钻探成功到盐穴储能的落地应用,深地开发的“卡脖子”环节正被逐个打通。
市场需求巨大。浅部资源枯竭(如我国浅部油气资源可开采年限不足20年)、城市地下空间需求增长。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深地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未来深地经济有望形成3-5万亿元/年的市场体量,其中商业化开发初期(2026-2028年)增速将达40%。
风险提示:估值透支与技术挑战
随着股价持续飙升,这类概念股已积累大量获利盘,不仅面临股价剧烈波动的风险,当前估值也处于高位。
截至目前,神开股份的动态市盈率(TTM)已高达81.65倍,石化机械市盈率更是达到136.9倍,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多数概念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平平,业绩与股价的背离尤为明显。
以山东墨龙为例,其上半年营收7.98亿元,同比增长31.90%,但归母净利润仅0.1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92.85%,盈利能力明显承压[citation:4。
此外,深地开发面临超高温、超高压等极端环境,技术难度大,设备可靠性要求高,存在技术攻关不及预期的风险。
随着“十五五”规划细则即将出台,深地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强劲的政策东风。
机构分析指出,深地经济当前还处于概念炒作阶段,未来怎么走,还得看消息面的变化。
真正的赢家将集中在三类企业:一是实现国产替代的硬科技龙头,二是技术迭代快的细分冠军,三是手握稀缺资源的卡位者。
|
|